抗疫的“血透战场”上,他们为患者带来“肾”利的希望

作者:陈菲  发布时间:2022-03-18

3月5日,上海市卫健委紧急通知,做好准备接诊闭环管理的血透患者。接到紧急任务的肾内科刘千红主任和李士芹护士长一下子打起十二万分精神,血透都是重病人,而又来自封控区,半分不敢耽误,在医院医务部、护理部、发热门诊、医保部和后勤装备部等部、科室紧密部署、统一安排下,医院发热门诊三楼隔离病房迅速搭建起“血透战场”,抗疫血透小分队——肾斗士队紧急入驻。

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进入隔离病房,陌生的环境,物品的单一以及不了解的新病人,对于肾斗士们来说除了陌生更是巨大的挑战,来不及适应,马上迎来了封控区的病人,医生们询问既往病史、原医院的透析处方,告知病人登记流程并亲自带患者去办理相关手续。两位护士,一人打针,一人操作机器,两两核对,两两观察,做着上机准备工作,平时半小时的工作量足足花了一个多小时。“小姑娘打的一点都不疼,缴费流程通畅,医生还亲力亲为,真心不错!”第一次在我院透析的陆大伯的赞扬,让肾斗士逐渐平复了心情,找到了节奏。

没一会,病房里忽然传来一声叫喊:“医生,医生,快来救人啊!”原来这位患者已经四天没有透析了,内心十分焦灼,医生护士迅速进行了专业评估及询问,马上准备心电监护、氧气,在生命体征较平稳状态下,10分钟超常发挥完成了病人的上机。一个小时后,机器开始报警,患者动脉压高,护士判断可能是导管流量不畅,左调右调,终于调到最适合的角度,机器显示压力正常,正当护士离开病房时,患者又突然使劲摇晃身体,自述到处不舒服,可是生命体征正常,血压也比之前正常了,到底哪不舒服,患者自己也说不上来,但只要医生一离开,他就不舒服。医生向家属了解情况后明白了,于是把自己的工作文本搬到了这位患者的房间,你一言我一语,在医生的陪伴和开导下患者做完了透析,临走之前家属再三感谢,一句“陪伴是医者最深情的告白!”让肾斗士们觉得一切努力都值得!

下班,已是凌晨,脱下防护服,每个人发上的汗水,脸上深深的压痕,手指泡的发白肿胀,还有饥肠辘辘的肚子,让刘千红主任看着心疼,说:“换换人吧,这样你们太辛苦了。”但都被他们以“透析大厅的伙伴们压力也大”为由拒绝了。

自2022年3月5日以来,中冶医院血透患者人数成倍的增长,除承担原有的100余名血透患者的治疗,还接待了隔离透析31人,共计63次透析,医护的排班由原来的2班变成3班,再到4班,医院加急采购了两台最新的床边CRRT,机器和人员24小时轮流转,肾斗士们咬紧牙关,拼尽全力。

刘千红主任的电话还在此起彼伏,一个接一个,来自吴淞、泗塘、菊泉、顾村、中环……焦急的病人,担心的社区医生,呼啸的120急救车,不断燃起中冶肾斗士们保护风雨中“逆行血透者”的斗志。他们说,夜晚越黑暗,星星就越耀眼,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中冶肾斗士们最不缺的就是与生命长跑的劲头,将用自己的全部力量,为血透患者带来“肾”利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