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手术 为3名慢性肾衰患者开通“生命通道”
作者:王恬 发布时间:2024-05-17
5月份,上海中冶医院富锦路院区手外科主任孙长胜、主治医师张辉,联合肾内科主任刘千红,先后成功为3名终末期肾病患者实施“自体动静脉内瘘成形术”。手术过程顺利,术后动静脉瘘通畅、血管杂音响亮、震颤良好。
这是中冶医院在开展“淋巴--静脉吻合术”后,“显微+”技术在新领域的又一次成功拓展。
肾功能衰竭患者需要依赖血液透析治疗以替代肾脏排毒维持生命,而进行血透的基础就是建立血管通路——动静脉内瘘或者血透长期、临时导管。为让肾友们真正做到在家门口就能满足血透治疗的全过程需求,5月,中冶医院富锦路院区与肾内科联合,分别对3名终末期肾病患者进行会诊,在进行综合评估后,决定为他们实施“自体动静脉内瘘成形术”,建立“生命通道”。
自体动静脉内瘘成形术是通过外科手术,吻合患者的外周动脉和浅表静脉,使得动脉血液流至浅表静脉,达到血液透析所需的血流量要求,并便于血管穿刺,从而建立血液透析体外循环,适用于慢性肾衰竭需要长时间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
自体动静脉内瘘是长期血液透析患者的保障,也是患者生存的关键。相对于导管透析,它有着感染发生率低、使用时间长、并发症少等优点,不仅可以提高透析疗效,同时还可以延长患者生命周期,提升生活质量,被国内外有关血管通路专家视为维持性血液透析的首选。
对于血管条件差的患者,可充分利用手外科特色的显微外科技术为其实施“自体动静脉瘘成形术”,手术创伤小、恢复快、术后疗效佳,切实为慢性肾病患者后期治疗提供了有效帮助。
上海中冶医院手足显微外科是宝山区重点学科,深耕显微外科领域20余年,以手足外伤、四肢创伤、烧伤和整形为特色业务,在断指(趾、肢)再植、手指缺损再造、创面显微外科修复等方面经验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