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务公开

陈慧芳——创先争优先进事迹

 

陈慧芳是中冶医院蕴川路分院的副院长同时兼任分院的党支部书记。2007年被任命为分院副院长后,一直以真情、真心、真爱为广大老年患者服务,用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好医生的颂歌。
    陈慧芳医师是个对技术精益求精的人。作为救死扶伤的医务人员,要拥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精湛的操作技能才是根本。近几年,随着分院不断的发展与壮大,科内年轻的医生也越来越多,为了让他们学以致用,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熟练掌握医疗技术要领,她定期组织分院的年轻医生进行专门理论学习与抢救技能培训,并多次组织开展岗位操作技能大赛等活动,不断提高青年医师诊疗技术水平。在她的带动下,分院的学习气氛日渐浓厚,并在院内举办的病历书写、药品知识、“三基三严”等竞赛中取得了良好的成绩。曾记得有一次,一位住院的百岁高龄患者突发疾病,病人当时意识已完成丧失,护士一边采取紧急抢救措施一边赶忙电话通知医生,她闻讯后立即穿上工作服也赶来参与抢救,电击除颤,胸外心脏按压……,经数小时的奋力抢救,该患者终于转危为安了。事后,她还不忘组织大家学习急救知识,及时总结经验。在随后的几天时间里,哪怕是周末,她也会来病区看望此位患者,了解病情变化,患者家属看在眼里,感动在心,一个劲儿的向她表示感谢!她浅浅一笑说:“治病救人是我们的职责所在,哪怕有一线希望我们也不能放弃!”她就是这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年轻医生树立了榜样!
    在她看来,光有为患者解除病痛的美好愿望那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练就一身过“硬”的本领,才能真正给病人带来实惠。她积极与各个病区的护士长一起针对不同病人制定蕴涵科室特色的治疗方案。比如以收治痴呆病人为主的七病区,开展了以益智游戏为主的项目,深得患者的欢迎。治疗师们与老人进行互动游戏,让他们一面游戏,一面锻炼动手、动脑能力,训练过程中,那些老年患者的欢笑声能“塞满”整个病区。这里不得不提的是分院离休干部病房,开展的活动更是丰富多彩,先后成立了合唱队、歌唱班、舞蹈团,还开展了各类棋牌活动……,让他们的晚年生活不再单调,充满温暖。
    就在上个月,蕴川路分院两名护工阿姨因为车祸导致重伤,由于两位护工属外来务工者,家庭经济条件十分有限,在得知二位护工情况后,蕴川路分院全体党员在陈慧芳书记的倡导下,发动了一场以“关爱”为主题的献爱心活动,为两位护工捐款近8千余元,并将捐款送到护工手中,使两位护工和其家属倍感温暖。
    陈慧芳医师更是作风朴实、亲切和蔼的人。不管是医生,护士,还是患者,她都会微笑着和你打招呼,记得有一次她刚走进医院大门口,有个患者刚从理疗中心出来,她亲切的上前问道:“余阿姨,这两天怎么样,还有胸闷的感觉吗?”原来,余阿姨前几天一直偶有胸闷不适,是她根据患者病情,亲自给她调整了用药。令余阿姨感动的是,没想到身为分院副院长的她还能记得自己、关心自己。难怪病人经常会问:“陈院长什么时候再来查房啊?”虽然老人们的话并不华丽但却很真实,真实的让人感到莫名的暖心。近日,分院新收治了一位患者,刚来没几天,有一次科里一护士问他:“老伯伯,记得我是谁吗?”谁知他想了半天,也没想起来。“老伯伯,那您来的这几天记得谁啊?”他脱口而出:“你们的陈院长啊,她来查过房的,每次见到我们都会笑。”瞧!病人就是如此的信任她,依赖她。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不管他是领导,还是普通的医护人员,患者的认可无疑是对自己工作的最好评价,在这一点,作为一个分院的副院长,她做到了。
    在医院开展创先争优的活动中,她更是期间的佼佼者,她带领支部的党员首先在分院试点开展了“微笑服务“行动。在她的带动及督促下,各个病区的微笑服务都热火朝天的开展了起来。她还经常说:“微笑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它是沟通的开端,是人际交往的魔力开关,我们微笑多一点,病人的痛苦就会少一点。
    陈慧芳医师视职业为神圣,视患者如亲人。她说,“比起年轻人,那些曾经为社会贡献的老年人更需要一个良好、舒适就医环境,因此我必须尽我的力,尽我的心,为他们看好病,做好他们的健康卫士。”她以崇高的医德、良好的医术、踏实的作风在分院做出了扎实的成绩。她常说:“塔高根于基”,虽然我平凡的像一滴水,但患者的需要,医院的需求,我的人生追求将根植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