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冶医院纪念建党90周年 精品征文 《中冶医院的昨天、今天、明天》
作者:药剂科 宋亚琴 发布时间:2011-07-18
中冶医院的昨天、今天、明天
人的一生由无数个十年构成,或多或少,或精彩或平淡。但无论怎样,岁月的每一串脚印都需要用自己的心和汗水走出来。
二十年前,在邓小平提出中国现代化发展“三步走”战略中的第一步——实现温饱的最后一年时,带着稚嫩的我成为宝冶职工医院的一名职工。当时的她只有好似农居的两排灰顶白墙的平房和陈旧的两栋小楼房。严寒的冬天我们在拖着长长烟囱的小煤炉边为工人们的健康工作着,炎热的夏季则在转起来咣咣作响的吊扇下侧耳倾听患者的主诉思索着,没有工作餐我们自己带饭菜,到午休时亲密无间的同事互相品尝拿手好菜,无论是门诊还是病区的工作间都是那么拥挤,没有多媒体、笔记本电脑,架起一块黑板大家就挤在一群业务学习……虽然环境设施简陋,可周围老党员和老同事们忘我扎实的工作精神、缜密严谨的治学态度、敦厚善良的长者胸怀、艰苦朴素的党员作风直到现在仍然不能让我忘记!
十几年前,中国即将实现“三步走”战略中第二步目标,全国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也达到小康时,新一轮的改革大潮将中冶集团上海几家职工医院的职工绑在了一条大船上,我也带着复杂多样的心情成为中冶医院的一名员工。在市场经济的竞争浪潮中这条特别沉重的大船几经浮沉,但党员群众同心同德共谋发展、和衷共济开拓进取,她带着共产党人前瞻和发展性的眼光及共产党人的顽强拼搏精神在夹缝中求生存、在竞争中得发展……
在中冶医院成立十周年后的今天,也是我们国家“三步走”战略第三步中的第一个十年,我们迎来历史性一刻:一座现代化综合医院在中国最大最先进的钢厂边上拔地而起,成为钢城母亲河边又一个不可忽视的标志。看着中冶医院新大楼里各项现代化实施:快速而宁静的直升电梯、安静舒适的中央空调、窗明几净的候诊大厅、宽敞明亮的医生工作室,我有时不敢相信这就是我工作多年的中冶医院。
时光荏苒,中国在中国共产党近一个世纪的领导下将一个满目疮痍、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建设成日新月异、繁荣富强的新中国,随着经济实力的强大我们国家的综合实力也快速提升,世界的目光也一次又一次的聚焦中国。于此同时,中冶医院也在不断突破和努力创新。十年后中国共产党将迎来百年华诞,我将步入幸福的退休生活,而中冶医院正值青春好年华。那时我们的国家和中冶医院还会有哪些巨大的变化呢!在我的心中已经有很多答案和想像。可我想看到最多的应该是我们的医院处处有灿烂的鲜花如每一个患者的笑脸,舒心而满意,我们的国家,人与人、人与环境如白衣天使的双眼,和谐而安宁、快乐而不乏生机;我还想也许二十年、三十年后某一天我也许会作为老员工被请回来参观更加现代化、更具竞争力的中冶医院。那时的我想对仍然年轻的中冶医院、年轻的同仁们说:我们不会忘记历史,历史也不会忘记我们的!我们创造世界也因创造世界而改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