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舱战斗记:莫问前程几许,只顾风雨兼程
为积极配合当前本市疫情防控要求,做到“应检尽检、应收尽收、应隔尽隔、应治尽治”,4月6日,位于宝山罗泾的泾灿路方舱医院正式交付上海中冶医院管理。该方舱总施工面积约1.7万平方米,舱内涵盖四个区,总计容纳近2000张床位。每个床位都配备有被褥、床头灯、床头柜等辅助设备及拖鞋、毛巾、牙刷、牙膏和卫生纸等生活用品,生活区内集中设置盥洗区和饮用水净水系统。
上海中冶医院作为泾灿路方舱医院的首建单位,李学农副院长受命于宝山区委组织部,任泾灿路方舱医院院长,率首批36位精干队员于4月7日晚启程入驻新战场。他们星夜兼程,实地建立完善医疗护理方舱“核心”制度,对工作人员进行分工培训,对方舱内进行布置。4月8日上午,方舱医院正式开舱,各工作组就位,迎接首批来自宝山杨行、高境、吴淞、罗店等社区的新冠病毒阳性患者。按照医疗队预演的工作路径,从载有患者的大巴进入院区、男女分队、行李消杀、病区接诊、询问病史、病历记载,到安排床位、介绍环境、相关告知等,一切都按照事先计划路线有序进行。医疗队是这么宽慰患者的:请不要害怕、焦虑,我们医护人员会一直陪伴在您的身边。虽然我们的沟通交流隔着防护用品,但是我们的心和您在一起!隔离只是暂时的,请积极地配合我们工作,保证正常的饮食和睡眠,对疾病的恢复更有益处。
短短2天时间,方舱的A区、B区已经安排入住共892位患者,方舱各项管理制度、流程快速建立完善。4月9日晚22时30分,中冶医院召开第二批医疗支援队行前会,9日夜、10日,中冶医院医疗支援队第二批16名队员增补入舱。
方舱内收治的患者分布各个年龄段,但绝大多数为轻症或无症状,医疗队完全按照“医院”内核行医,医护搭班成组,每天交班、查房、开医嘱、给予对症治疗,做好健康监测。除了必须的医疗护理,医疗队把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作为非常重要的部分,健康的心态有助于康复,医疗队尽可能地安排好患者在方舱内的隔离生活。为此,护理部组建了“宣传组”“文娱组”,有喜欢跳舞的女性患者,跳起了广场舞;有上班一族,在电脑前“居家”办公;更有学生朋友要学习考试,医护人员主动让出办公桌,满足患者需求,尽量提供洁净、便捷的物资用品,创造一个舒适、规范的隔离环境。而令医疗队欣慰的是,一些症状较轻的患者主动做起了志愿者,协助安排床位,一起缓解患者紧张的心理压力。
战胜病魔最强大的武器,就是增强抵抗力,为了能让患者有个良好的身体状态,一日三餐必不可少,舱内的医护人员和患者的三餐,均为统一供应,新鲜菜,准时达,不但管饱,更有营养。
目前,整个舱内收治患者已过半,队员们努力适应方舱工作节奏,各组长不断思考优化工作流程,尝试中医等辅助治疗方案。6个小时一班,交接班加来回路程,队员基本需要8.5小时才能回到酒店休息。进舱起,气温攀升,穿着防护服的他们一天走几万步,两腿发软、汗流浃背是常态,几百上千号人采核酸,单人单管、两鼻一咽,工作量非常大,护士们都累虚脱了,甚至有人已经出现中暑现象。但面对接下来满员运行的工作挑战,面对大量的确诊病例,医疗队队员依然斗志昂扬:莫问前程几许,只顾风雨兼程,我们不怕吃苦,不怕劳累,汗水湿透总会干,黑暗过后终将明,只愿早日实现社会面清零,恢复昔日繁华。